“咱們是從下午一點開始直播,到晚上十點。”
2月21日,麻六記濟南恒隆店店長正被一群熱情的網友“圍攻”。“我們要直播整整一天,一點沒準時開播,前台就有電話打過來催了。”
值得一提的是,該直播間直播在線人數在7000上下浮動,本場點讚突破134.6萬。1號鏈接是麻六記經典酸辣粉,顯示銷量高達527.3萬元。
在張蘭和汪小菲的賬號被封禁後,麻六記的門店員工迅速扛起直播帶貨的大旗,啟動“去IP化”自救。據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不完全統計,在抖音平台上,麻六記各個門店就有49個賬號開啟直播。創始人的相關內容落下帷幕,轉而強調“門店員工群像”故事,麻六記網紅群如結巴哥、眉毛哥、緊張哥等紛紛出圈。



麻六記此次雖在封禁危機中實現了一定程度的自救,但不可否認的是,流量的反噬不可能通過門店直播就完全緩解,麻六記麵臨的輿論環境仍然隱藏著諸多風險與挑戰。其直播間裏依然充斥著“已拍拒收”的彈幕。
為此,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致電麻六記CEO安勇,詢問有關品牌目前的情況,其拒絕接受采訪。
“靠流量維持的品牌熱度,很難長紅。”勝利鳥戰略谘詢創始人朱紅文在接受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采訪時表示,餐飲是重複消費品,它的競爭力取決於企業的運營,而不是現在流行的直播和明星帶貨。一旦沒有紮實的運營基礎,直播和明星帶貨僅能讓品牌曇花一現。
打工人“突圍”
前不久,張蘭、汪小菲因炒作被封禁4個賬號,麻六記線上銷售額斷崖下跌,部分用戶將抵製情緒轉嫁至品牌。
在這危急時刻,打工人挺身而出。麻六記迅速調整策略,開啟“人海戰術”,多家線下餐飲門店集體在抖音開播,主播多為門店員工。
“餐飲門店做直播,員工做直播,在行業裏是比較普遍的。麻六記之前不做,是因為最大的IP就是創始人母子,門店開直播反而會稀釋流量。”餐飲業內人士蘭宇(化名)在接受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采訪時分析道,現在被封了,如果流量不及時轉化的話,就會流失。現在門店集中開播是要趁著當下還有流量,趕緊接上,是自救的動作,也是無奈的選擇。
2月21日,麻六記濟南恒隆店的直播間,文案顯示為“恩師姨姨們小井來啦”。鏡頭前,擺放著麻六記的招牌鍋巴,主播小井一身黑色西裝、戴著眼鏡的打扮。
鏡頭前的主播正是2月10日爆火的“眉毛哥”小井,其實是麻六記濟南恒隆店前廳經理,因態度誠懇、語言質樸等而意外走紅。
在2月13日16時的那場直播中,“感謝大家的支持啊,麻煩咱這個大哥大姐們您拍起來!”主播小井一邊向鏡頭展示一邊吃酸辣粉,說話略帶結巴。評論區不斷滾動著“店長優秀”“小井慢點吃”“店長唱歌”的彈幕,右上角顯示在線人數保持在1萬左右,本場點讚突破1399萬。


此前,就有麻六記員工在社交媒體上表示,“麻六記現在的發展也是那麽多員工追隨的結果,從來不是因為老板如何如何。”門店開播效果是立竿見影的。據蟬媽媽數據,2月9日—2月10日,麻六記關聯直播803場,銷售額達到1000萬至2500萬元,環比上升102.67%。
其中,濟南恒隆店開播三天,銷售額持續增長,在2月11日斬獲了累計481.6萬的觀看人次,銷量5萬—7萬件商品,銷售額達到100萬—250萬元。

抖音賬號“濟南恒隆麻六記酒店管理有限公司”直播動態顯示,2024年12月11日—2025年1月20日共計直播40場,春節過後,自2月9日開始新的直播。10日晚上9點59分,這場從下午1點01分開始的近9個小時直播畫上句號,粉絲數量漲至13.4萬,整場直播共計256.3萬人看過,點讚超1665萬。
值得注意的是,2月10日下午,抖音副總裁李亮在微博上發文表示,“抖音倡導商家通過店鋪直播直接與消費者溝通,像麻六記這種借助品牌自播促進銷售的模式,平台是歡迎和支持的。”

隨著時間過去,主播狀態從稍顯拘謹到遊刃有餘,但直播熱度卻呈現下降趨勢。“目前,這些風波對麻六記的影響還是有限的。”蘭宇指出,長遠要看,具體會被封多久,如果被封時間長,影響就會很大。
流量反噬
過去3年,麻六記品牌始終與創始人深度綁定。
2022年11月,汪小菲離婚事件引爆全網,網友湧入直播間用“買空酸辣粉”表達支持。蟬媽媽數據顯示,單品銷量激增583%,7天賣出65萬箱,占總銷售額78%。彼時,“汪小菲”搜索熱度是“麻六記”的2.3倍,品牌官微45%的內容與創始人相關。
彼時,汪小菲曾表示,麻六記線上銷售額已遠超線下門店收入,線上直播月銷售額破千萬,且持續增長。到2023年,麻六記CEO安勇曾透露,線上銷售單日突破千萬元是常有的事,最忙的時候一個月線上能賣一億多元。
可見,麻六記的線上零售占據品牌營收大頭,而流量效應在其中發揮著舉足輕重的作用。這場婚姻的輿論風暴一方麵帶來了短期流量紅利,但同時也暴露了品牌依賴個人IP的潛在風險。百度指數顯示,“汪小菲”搜索熱度衰減速度是“麻六記”的2.3倍,證明個人流量難以持續為品牌賦能。
“其實,麻六記線下的門店是沒有什麽流量的,要靠線上的那些是是非非,保持熱度,既是保證線上的銷售,也可以給線下導流。”蘭宇進一步指出。
隨著張蘭、汪小菲因炒作被封禁4個賬號,麻六記線上銷售額斷崖下跌。
在失去核心IP主播張蘭後,麻六記以全國多場門店直播試圖實現流量突圍。
“以目前的情況來看,麻六記有可能步入賢合莊的後塵。”朱紅文進一步解釋道,“一段時間內,明星非常熱衷於開餐飲店,但鮮有成功先例。明星開店短期不缺曝光度,但缺乏運營經驗和耐心。同時,明星的關注度,除了給品牌帶來大量的曝光之外,也隱藏著巨大的風險。一點點負麵的輿論會被無限放大,從而影響品牌的聲譽。”
當潮水退去
這場自救背後,隱患猶存。
“大概是2022年,就綠茶鹵蛋那會還專門去麻六記餐廳排隊吃過飯,但也就去過那一次。”在上海工作的小倫在接受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采訪時回憶道,“感覺味道無功無過,想不起任何一道招牌菜,可能也是沒啥好吃的,就沒去第二次。提起這個品牌能想到的隻有那些是是非非。”
“門店如果每天不能坐滿,是肯定虧錢的。即便坐滿了,也隻是剛剛保平的,隻有翻台才會掙錢。那就很明顯能看出,現在麻六記線下大概率是不掙錢的。”蘭宇解釋道,“就像明星做餐飲,為什麽不成功?不是因為它的流量不好,而是因為店鋪本身就存在問題,要麽是產品的問題,要麽是經營管理的問題,要麽就是這個模型本身就有問題。”
久謙中台數據顯示,2023年全年新關店數達到354萬家,閉店率高達51%,而新開門店數量僅為298萬家,開店率43%,閉店數遠超開店數。番茄資本數據進一步顯示,截至2024年第一季度末,中國餐飲門店數量約為743萬家(不含團餐),但過去一年關閉了421萬家,閉店率攀升至56%,接近六成。
對此,朱紅文也同樣表示,“流量能帶來閃電式增長,但供應鏈、產品力、數字化才是鐵三角。尤其是在第一波顧客嚐鮮之後,非常考驗麻六記創造顧客的能力。麻六記創造顧客的能力,與它代表哪個品類息息相關。從麻六記的品牌戰略來看,它試圖代表川菜。”
他進一步指出,但麻六記從事的酸辣粉業務,又會稀釋品牌等於“川菜”認知,不利於品牌的建設。此外,麻六記在互聯網上銷售預製菜,顧客很容易將麻六記與預製菜聯係在一起,產生不好印象。
當張蘭賬號封禁切斷流量“輸血”,麻六記被迫回歸實體基本麵,2025年2月,其上海門店未再現3年前的排隊盛況。
“不建議企業家和創始人走直播網紅路線,也不看好。”浙江大學管理學院教授王小毅直言,但凡走上這條路的,基本上沒有用心做企業,絕大多數是把這個當作企業經營失敗後的救命稻草。
可以看到,如果麻六記未來不能擺脫流量依賴,真正提升產品力和運營能力,其在激烈的餐飲市場競爭中想要站穩腳跟,便還有很長的路要走。